芊月读书

第 166 章 地理历史农业4 (第13/24页)

天才一秒记住【芊月读书】地址:www.writers3.com

董仲舒突然想到诗经多次记载旱情:旱既太甚,则不可推...昊天上帝,则我不遗。

他揉揉额角,从屋内书架抽出一卷竹简,几番翻阅后终于找到信息:宣王元年,天下大旱,至六年乃雨。

他辛苦创出的天人感应在神迹彰显下,显得极为无用,那现在要怎么分辨后人雨的大陆性气候、中温带气候?

原本就秃头的大儒顿觉更秃头:后人气象听不懂啊!

【夏商周三朝皆以旱亡,究其原因可能与冰岛火山爆发有关,火山爆发改变地中海气候变化,进而影响到东亚季风流动,西北季风势力大力增强,导致渭河流域干旱缺水,土地退化,沙尘暴肆虐。

一般来讲暖期季风雨带北移,北方降水多,草木旺盛农业兴。

气候降温时季风雨带南移,结果是北方多旱南方雨涝,北方王朝灭,长南地区的青铜文明如三星堆等皆灭】

历代帝王齐齐傻眼,夏商周灭亡因冰岛火山爆发?

冰岛在哪?

一听冰岛之名就明白在南北两极,如此偏远之地竟然影响到华夏大地?

想到先前天幕所展示的各纪元,他们应该庆幸火山爆发不大…否则巨大恐龙灭亡了解一下?

恐龙?秦始皇神情微动,突然想起大禹想要称王建夏,防风氏不尊大禹故意迟到祭祀之礼表示不满。

谁知大禹手段强硬直接将防风氏车裂,几百年后有民众挖到巨骨引起轰动,孔子信誓旦旦地表示:这是防风氏遗骨,世人皆防风氏身躯巨大,只有他才有躯体。

他眼眸微垂,迅速将孔子所言观之后心情微妙:那遗骨怎么那么像恐龙骨?

防风氏=恐龙?

【华夏想要农耕发达最好处于暖期气候,南方地势低,水系发达,在暖期时南方洪涝灾害减少,北方在暖湿气候下更能发展农业。

这也是为何春秋时期,南北两地能共繁荣的原因之一,北方诸侯群雄并起,南方楚国亦有实力与北方强权抗衡】

顾栋高皱眉:“不对,楚未尝越洞庭湖南一步,神迹怎能说楚国霸占南方?”

他曾撰写‘春秋大事表’50卷,在春秋时楚地不到湖南论中曾言:楚国历世自南而北,根本无暇顾及南越洞庭土地。

可惜天幕并没有着重讲出如何开阔江南,而是转言道:

【春秋时

期南方居住条件比不上北方。

南方地势平坦,西部,东部多山地南部则是各色湖泊。

所以南方物产丰富,但天气炎热,并且山川沼泽加上气候炎热,导致民间多瘴气。

再加上寄生虫泛滥,整个南方无一人幸免,相比之下,秦国养畜牧吃肉吃粟倒比南方要健壮得多】

江南众人:等等,什么虫?

【春秋湿润气候一直延续到秦汉,最暖时期在秦末汉初,冬半年均气候较今高1℃左右。

按照自然经济时代气候推测,气温升降1℃,粮食增减10%,由此可见秦汉时期农业甚有建树。

加上秦统一后重农抑商,把农业立为国民基础经济,在重农思想影响下,秦末留下的粮食有多少?

陈留:积粟数千万石。

栎阳:二万石一积;

咸阳:十万石一积;

南阳:人民积蓄众多;

敖仓:数十年取用不竭;

巴蜀:转漕关中,给食不乏;

秦讲究富藏于国,留给百姓的是:男子疾耕不足于粮饷,女子纺绩不足帷幕。

竭天下之资奉秦政,百姓却无法存活,民众发怒后果严重】

被防风氏遗骨逗笑的秦始皇瞬间沉下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我之于你 含金的铁锹,松动的墙角【快穿】 玩物 综影视之青璃 首富重生在八零年代 守寡后被死对头强取豪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