芊月读书

第七十章 割…蛋…蛋? (第4/5页)

天才一秒记住【芊月读书】地址:www.writers3.com

【跟我回家,我家牛会自杀:劁完猪肉真的会变好吃吗?劁猪真的有用吗?】

“额……我家也不养猪,具体的我还真不太清楚,但从猪肉的历史发展上来看,应该有用。”洛璃不太确定地回道。

【大唐白月光:可以详细说说吗?】

“哟,月光你终于正常了,看在你不发疯的份上,我也必须得满足你的要求啊。”

李世民对洛璃的打趣不为所动。

如果被打趣就能为大唐百姓的餐桌上填一道肉食,那他愿意天天被打趣,即使被嘲讽,辱骂也可以。

洛璃瞥了一眼李曼,见她正和大份凉皮作斗争,也就不急了,缓缓讲述道:

“其实想知道劁猪到底有没有用,看猪肉的历史发展脉络就能品出来。”

“在古代,猪肉是上不得台面的东西,比如古代的六畜中,猪是排最后一名的。再比如着名的烧尾宴中,牛羊俱全,甚至鱼尾巴都用上了,也不用猪,有些朝代甚至直接管叫它贱肉。”

“这种情况直到劁猪技术大规模普及才有所好转。之所以说是大规模普及,是因为劁猪这技术自古便有,《易经》中就曾记载‘豶豕之牙吉’,大概意味是说阉割后的猪性格会变得驯顺。”

“《礼记》中也曾提到过劁猪,书中把阉割后的猪叫做“豚“,未阉割的猪则是叫做“豕“,把两者进行了区分。”

“但是,这时候书中记载的更多是阉割后的猪有多听话,并未过多提到劁猪技术。”

“直到后来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齐民要术》等农书中,才详细介绍了阉猪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但由于这一时期多处于少数民族政权时代,人们更习惯吃牛羊,所以这项技术并未被重视。”

“唐朝时期也同样如此,因为李氏是有少数民族血统的,他们也更习惯吃羊肉,上行下效,所以唐朝也很少吃猪肉,这就导致劁猪的技术一直未被大规模普及。”

“这样的情况直到宋朝时期才有所改变……”

听到这赵匡胤突然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这洛小娘子为何突然发笑。

一定是在笑他大怂对不对?

可劁猪技术在他大宋被普及是好事才对,为何要笑?

只听洛璃继续说道:“宋朝之所以改变,也不是他们想改的,他们也喜欢吃羊肉,比如宋真宗时期御厨每天要宰羊350只,仁宗的时候要宰280多只,可见他们也是忠实的羊肉粉。”

“但是,众所周知,我大怂并没有一统天下,相反最后被打的只能偏安一隅,这就导致他们没有地方养羊,就算有小片区域适合养羊,养出来的也不好吃,这一点如果牛牛同学吃过别地方的羊肉,就会深有感触了。”

唐朝,突然被cue到的程咬金,不自觉点了点头,他吃过草原上的羊,也吃过长安以及南方养的羊,确实越往南走,羊肉越不好吃。

“由于疆域的缩小,羊肉的供应成了问题,所以宋朝的人只能找别的肉来代替羊肉,而这时候,大宋第一美食家——苏轼出现了。”

“苏轼大家肯定都不陌生,谁高中又没被他折磨过呢,是吧。他除了诗词文章写的好之外,他还是咱们吃货的祖师爷,一路贬到哪他就吃到哪。”

北宋。

苏辙看到这不禁捂脸发笑。

阿兄贪嘴的名声居然都传到了后世,这可真是丢人丢了好几百年啊。

“苏轼当时因‘乌台诗案’被牵连,贬到黄州的时候,发现这的猪肉不仅便宜,还挺好吃的,于是写了个《猪肉颂》,在里边描述了猪肉的烹饪方法,这便是东坡肉的雏形。”

“别看苏轼做官不太顺当,但他文学造诣是实打实的,那名声在大宋也是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综崩铁]你怎么知道我是令使 今朝遇诗词 武逆焚天 恋爱请不要靠骰子决定 六零:饥荒年当伙夫,社员都被馋哭了 被死对头听见心声后 被迫当三:我转身出宫嫁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