芊月读书

换皇帝01 (第11/14页)

天才一秒记住【芊月读书】地址:www.writers3.com

“梁武帝的钟离北伐,与你的隆兴北伐,采用了相似的策略,都是两军齐发,两将并举,结果却截然不同。”

“因为曹景宗生性高傲,韦睿一向冲淡谦退,梁武帝任命曹景宗为主将,节制另一路的韦睿,又传了数封密诏,让曹景宗务必尊重韦睿,出兵前定要咨询他意见。”

“同时,将自己的佩刀赠予韦睿,赋予他先斩后奏之权。”

“曹、韦二将会面,彼此敬重,同心协力,遂成钟离大捷。”

“反观你的操作,对待李显忠、邵宏渊两个人的操作,如堕梦中,视行兵为儿戏,朝令夕改,锋矢未举而军心先散,焉能不败?”

赵昚咬牙切齿。

踏马的,每一个字都完全无法反驳呢。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着满腔怒火道:“朕知道,当年之事做得确有不对,但先人创下的积弱局势,朝野文恬武嬉,对外怯懦,朕当时不过登基之初,未谙军旅,执政经验全无,金人又是百战雄兵,朕有什么法子!”

观众:“……”

你老实交代,是不是收了萧衍的钱帮他洗白?

本来《羊侃传》一出,萧衍口碑直线下跌,结果被宋孝宗这么一衬托,反而显得宛如一位圣君。

【大周女官上官婉儿:借口找得稀烂,什么叫做「初次登基执政经验不丰富」,梁武帝和你同龄登基,也是刚当上皇帝就遇见战争,怎么人家在钟离就能打赢,到你这里就变成了惨败?】

【岭南圣母冼英:虽然宋孝宗的祖宗确实很差劲,但萧衍接手的是南齐东昏侯乱局,万里江山满目凋零,比你只有更难。】

【唐代宗李豫:朕还以为宋孝宗登基的时候多么年幼,结果一查,三十六,朕在他这个年龄已经平定了安史之乱。】

【竟陵王萧子良:即便是大家公认的最不成器继承人郑经,这个岁数,也已经第二次把荷兰人赶出台湾。】

【并州刺史刘琨:谁能想到,风水轮流转,有一天郑经都能变成正面典型。】

【金陵女史王贞仪:赵宋真的很弱小,萧衍的梁朝虽然是南方国家,却比北宋大多数时候的疆域面积都要宽广。北宋仅在宋徽宗短暂赎回幽云十六州时,才超过了梁朝微弱一线。至于南宋,更不必再提。】

【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是啊,梁朝全盛时,在整个亚洲都是很强大的国家,什么高丽百济林邑扶南诸国,都称藩称臣、连年朝贡。反观南宋,一年来不了一个。】

【承天太后萧绰:呵,朕就知道宋朝君主一贯混账,梁武帝前明后昏,至少还当了大半辈子明君,宋孝宗不一样,他是从头昏到尾。】

也有人为赵昚鸣不平:

【船山先生王夫之:宋孝宗的败亡,因其缺乏良将贤才,非他之过。高宗之朝,有恢复之臣而无恢复之君;孝宗之朝,有恢复之君而无恢复之臣。】

观众:???

你在放什么厥词?!

【南齐女博士韩兰英:无恢复之臣?辛弃疾不是吗?】

【大唐宰相房玄龄:按照赵昚这样低劣的执政才能,就是把武庙名将全送到面前,他也不会用。】

【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我可不相信真有哪个时代缺乏良将,无非是缺少慧眼识才的帝王罢了。】

【大多数王朝甚至只需要一个州郡的人才,就足以撑起开国功臣阵容,如汉高祖的沛县、明太.祖的淮西、高欢的六镇、陈霸先的岭南。南宋偌大江南之地,怎么可能找不出几个能够上阵杀敌的名将。】

【魏文帝曹丕:朕一向认为,文章乃不朽之盛事,辛弃疾因为有诗文流传下来,幸而为后世所熟知。却不知道宋孝宗朝,有多少与他类似的仁人志士默默无闻,悄然被埋没,终老黄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在大唐卖烧烤 你有天眼不去赌石,又在乱看 争春 赤心巡天 飞升从渡情劫开始 离婚出了点意外 在横滨失忆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