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芊月读书】地址:www.writers3.com
第141章达芙妮
按照基督教的传统,男孩应该有两位教父和一位教母,在教父人选上,他们首先确认的人选是奥托四世,一方面是从腓特烈的角度向奥托四世示好,另一方面则是希望拉近奥托四世和海因里希之间的关系;另一位教父则是菲利普,抛开他和玛蒂尔达的关系,海因里希的第二位教父势必也应该是一位大国君主,在短期内不打算和腓力二世以及路易王太子缓和关系的当下,可供他们选择的对象本也不多。
至于教母,玛蒂尔达原本倾向于塞浦路斯的爱丽丝王后或者腓特烈的堂妹们,但小埃莉诺主动来信,请求出席洗礼并担任教母,虽然实际上她和小埃莉诸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友好,但她既然已经提出这个要求(并且大概率已经动身),也不好再拒绝,因此教母人选也尘埃落定,只等12月24日洗礼举行。在洗礼之前,盛大的欢庆仪式便持续了一月有余,到了洗礼当日,整个西西里岛都被从欧陆各地赶来的领主及其随从挤满,规模不亚于一次十字军集结,甚至能称得上是远远过之,能来到巴勒莫大教堂参加洗礼的人更是各个身份显赫,他们争相想要目睹这位"耶路撒冷之子"的风采,尽管此时他还只是一个在保姆怀里安睡的婴儿,也不妨碍他们赞美他是多么地俊美而沉静,“已然具备一位君主的风范”。
虽然奥托四世欣然同意成为小王子的教父,但他本人并未出席洗礼,因此最终为王子施洗的是他的另外两位教父教母,罗马尼亚皇帝和布列塔尼女公爵,在漫长的颂歌和洗礼仪式后,被正式命名为“海因里希"的王子被交还给他的父母,这对权势煊赫的夫妻怀抱幼子接受了祝贺,也就是这个时候,诗人和歌手开始加入宴会,为王子献上了恭维的诗歌。
由于知晓王子的父亲对此的喜爱,他们个个不遗余力,当轮到一位名为彼得的西西里修士时,他却先对年轻的国王发出感慨:“我曾经受邀参加过您的洗礼,陛下,在那场洗礼中,我曾向您献上一首长诗,诗歌中对您的祝愿多已成真,在为您的儿子献唱之前,我希望我能够有荣幸再为您吟诵一次献给您与您妻子的诗。”
“当然。"腓特烈来了兴致,玛蒂尔达心中生出一丝不妙的预感,她想不出腓特烈洗礼上的诗歌能和她有什么关系,得到国王的认可,这位修士一下子来了热情,他清了清已经有些浑浊的嗓子,开始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吟唱,“皇帝凯旋而归,解甲稍憩,他得知他已有儿子的喜讯.……”【皇帝凯旋而归,解甲稍憩,他得知他已有儿子的喜讯;赞美幸福的父亲,其子更幸福,他们得到了上帝的眷顾,完全的赐福;父亲用胜利的长矛添砖加瓦,带回帝国曾有的荣耀,他令北方的雄狮惊怒,令亚瑟王匍匐;
众生期盼的男孩,他与他的妻子一同降生,他将率领十字军出现在耶路撒冷的橄榄山下,世界终究为他驯服.……)当这位修士吟到“北方的雄狮"时,出于对家族历史的敏感性,在场的三位金雀花家族成员已经多多少少能意识到为什么这位修士会说这是一首“献给您与您妻子的诗"了,而后续的内容果然不出他们所料,亨利六世将迫使理查一世臣服视为他的丰功伟绩,那恭维他的诗人自然会对此大加渲染,但对于金雀花家族的成员而言,他们默认乃至宣传亨利六世和理查一世的“深情厚谊"不代表他们真的就能够将当年的婚约视为完全自愿的产物。仪式的最中心,兄妹三人的脸色都微妙起来,而腓特烈还浑然不觉,他一边为这位修士的吟唱频频点头,一边从歌词中想象当年他洗礼的场景,哪怕亨利六世订立婚约是出于利益考量,他也为他带来了他如今的荣耀和幸福,他突然十分遗憾为何他的父母和玛蒂尔达的父亲都早早离世,如果他们此刻能够见证这一切该有多美好,或许他们的灵魂正注视着他们共同的后代呢?打断吟诗声和他飘飘然思绪的是三声掌声,他循声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